能源动力专业硕士点
能源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产业领域,属于2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能源、信息、材料三大前沿领域之一。尤其是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能源动力是船舶与海洋平台的“心脏”,是威廉亚洲官方网站实现“国内一流造船大学”战略目标涉船涉海核心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舰船动力、轮机工程国防特色学科支撑,是江苏省优势学科重点建设方向(船舶动力)。作为主要贡献学科支撑工程学、材料学、化学进入 ESI全球排名前1%。2021年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201-300位。学科支撑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是江苏省一流专业、国际海事工程与科技协会(IMarEST)认证专业;轮机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国际海事工程与科技协会(IMarEST)认证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是江苏省一流专业、住建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
学科办学特色鲜明。学科聚焦船舶装备制造业和海军国防需求,注重机械制造、电气工程、材料科学和自动控制技术学科间交叉综合,着力在动力机械与设备的燃烧与排放控制、轮机系统及设备设计与性能分析技术、动力机械振动噪声控制与故障诊断、传热传质强化与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等多个学术领域展开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海军国防、船海学科特色。近5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国际交流、国家基金、军工课题及横向项目200余项,到款经费60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科研成果为大型舰船、船用低速机、豪华邮轮、大型挖泥船、LNG船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学科团队力量雄厚。拥有学科骨干50人,其中教授14人(省特聘教授2人),国家级人才1人,省“双创人才”等19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333高层次人才”等行业高层次人才10余人,聘任产业教授3人、客座教授2人、深蓝教授3人。本学科团队博士学位占比87%,具有工程实践经历占比70%,具有海外经历占比50%。
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完备。本学科拥有国家及省级教学科研平台22个,威廉亚洲官方网站在本学科拥有轮机工程国防特色学科、江苏省绿色船舶能源动力与排放控制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船舶绿色动力及节能减排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中国船级社振动噪声检测中心、镇江市船舶动力设备性能重点实验室、15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平台,已发展为我国长三角区域船舶装备制造业能源动力领域最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国际化办学特色鲜明。学科拥有国际海事组织备案的船舶轮机动力特许工程师团队,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莫尔多瓦国立大学、乌克兰国立造船大学等多所国际高校签订国际交流协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试点委培项目,聘请了3个兼职海外院士团队,定期讲授专业课和开设学术讲座,充分拓展员工国际视野。2019年至今共36名研究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格(总资助经费约500万元),2018年至今共63名研究生通过联合培养获得境外高校硕士学位(双学位),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水平不断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高。公司始终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领域硕士研究生参加全国“挑战杯”、“互联网+”、“节能减排”等学科竞赛获奖多项,人均发表论文1.7篇,其中人均发表SCI、EI论文1篇,人均申报发明专利1.4件,获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江苏省教学成果奖2项。
就业发展前景好。所培养的员工核心竞争力强,毕业生发展前景好,博士深造率高,就业率保持在100%,约50%毕业生就业于中船、中航、中铁、国电等大型国有企业,积极投身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和双碳战略。
研究方向名称 | 研究方向简介 | |
1 | 动力机械与设备的燃烧与排放控制 | 主要从事动力机械与设备优化匹配及动态仿真、船用柴油机机内净化技术、前后处理技术、内燃机有害物生成机理与控制技术、新型燃烧系统、进排气系统优化设计、燃油喷射与燃烧室的匹配设计、低污染燃料发动机、内燃机多可变控制技术研究。 |
2 | 轮机系统及设备设计与性能分析技术 | 依据国际规范,从事轮机系统及设备数字化设计与性能优化,提升装置效率、降低排放关键技术研究;从事智能机舱监测与轮机系统及设备健康预报专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从事船舶轮机系统及设备在全域范围内e-航海大数据挖掘关键技术研究。 |
3 | 动力机械振动噪声控制与故障诊断 | 主要从事低噪声动力机械设计技术、船舶舱室振动噪声仿真预报分析、舰船声隐身设计技术、船舶主辅动力机械振动噪声控制、主动与半主动振动控制技术、复杂推进轴系耦合振动控制技术、旋转机械动力学特性及控制技术、舰船动力设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
4 | 传热传质强化与能源高效利用技术 | 主要从事纳米流体等功能流体强化传热传质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强化传热传质机制及流动和传热特性控制方法、电子设备中高热流器件散热及微小型热控元件强化散热技术与方法、强化传热传质的新原理与新方法研究,以及能源与动力系统中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 |
5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从事太阳能光热、光电的基础和应用技术、以及太阳能海水淡化和制氢技术研究;开展燃料电池基础、电堆优化设计、以及船用燃料电池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储氢技术及电化学储能技术研究(包括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从事海上风能、波浪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及生物质能源开发技术研究。 |
6 | 制冷空调与低温工程 | 开展地热能转换和地热直接利用、新型燃料动力船舶空调制冷性能、VAV船用空调系统运行特性及控制策略研究;开展船用高温空调系统、舰船制冷机组、大型渔船冷冻冷藏、船舶舱室环境气体监测技术研究;开展不同空调系统舱室内热舒适性及空气品质分布研究、空气品质和热舒适性与空调系统能耗性能分析。 |